沪浙联手开发小洋山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添新样本

时间:2022-06-29 08:00 阅读:608

沪浙联手开发小洋山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添新样本

6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省人民政府以视频连线方式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小洋山区域共商共建、全面合作,确保小洋山北作业区项目年内尽早开工,为深化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共同打造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国家指导、沪浙联手,共同开发小洋山,是跨行政区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的又一创举。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签约活动上表示,对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事实上,这并非沪浙两省市首次跨行政区合作。早在2009年,沪浙曾成立首个国家级跨省合作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此后,江浙沪三地也陆续探索建设了多个区域合作项目。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已探索形成多种合作共建模式,不仅有利于项目建设顺利开展,也有利于效益最大化。接下来,以沪浙联手开发小洋山区域为契机,将跨区域合作延伸至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最终助力于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落地。

合力打造全球港口标杆

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是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李强表示。

小洋山北作业区是洋山港区的重要作业区之一,位于上海市东南角,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浙江省舟山市。据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方面介绍,小洋山北作业区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小洋山北作业区是小洋山作业区干线集装箱码头的重要补充,其功能定位为江海联运、沿海支线、近洋航线集装箱的装卸与转运码头作业区,同时发展贸易加工及综合服务等功能。

据了解,该作业区规划水域面积为9.4平方公里,规划陆域面积为13.45平方公里(含区内水面面积),规划港口岸线长6.9公里,占作业区围填形成岸线总长的84.7%

李强在上述签约活动上指出,要以深化合作开发为新起点,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与浙江省紧密协作,加强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全球港口新标杆,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谱写洋山深水港大国大港的新篇章。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也表示,拿出最好资源,付出实际行动,全力支持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标国际最先进港航枢纽,在上海龙头带领下,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高效开发港口战略资源,全面增强港口国际竞争力,着力提升世界航运体系话语权。

据了解,早在2001年,国务院就曾批准由沪浙合作,在小洋山岛南侧建设洋山深水港。2002年,洋山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据《浙江日报》报道,20177月,沪浙两省市签署《关于深化推进小洋山合作开发的备忘录》《关于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等,决定合作开发小洋山,并明确了关于洋山保税港区扩区和小洋山股权合作等内容。

针对小洋山股权合作问题,上述文件明确提出,按照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股权合作方式,稳步推进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共赢精神,沪方指定上海港务集团、浙方指定浙江省海港集团,以股权合作的方式对小洋山进行开发经营。小洋山北侧由两家公司共同组建开发公司,实现两个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

小洋山岛南侧面积不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发成熟,码头泊位资源也日趋紧张。杨建文分析道,所以沪浙两地也合作共建了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部分成陆工程已在2019年率先动工建设了。

据报道,2019115日,沪浙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项目正式拉开序幕——先期工程Ab区成陆工程动工,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港口合作加快了进程。

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表示,早在洋山港选址之初,沪浙两省市就进行过深度合作,通过协商利益分享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事实证明,经过多年开发和运行,已极大地促进洋山港成为重要集散码头和中转枢纽,成为了上海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载体。

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作为跨行政区合作共建的创举,小洋山北作业区无疑给长三角各省市协同发展提供了范本。

事实上,沪浙两省间的跨区合作由来已久。20091217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海宁市人民政府、海宁经济开发区共同签署《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全面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建设正式启动。

在此后的10余年间,海宁分区参照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运作模式,采用公司化运作方式,由上海漕河泾总公司和海宁经济开发区下属国有公司分别按55%45%的持股比例共同出资组建,海宁分区定位为“3·X”产业体系。“3”即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时尚产业一大传统产业;“X”即通过产学研协作聚焦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

两地通过联姻,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共建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园区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海宁市调整传统土地出让的招商模式,进行土地二级开发,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厂房,实现拎包入住,既增强了对大好高项目的吸引力,也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

此外,沪浙两省市还探索建设了跨省融合创新实践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该项目由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上海市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合作推进建设。根据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发展定位,高举上海张江品牌,对接张江高端产业,聚焦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服务四大产业。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交界处,地跨上海市与浙江省两地,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位置,和杭州市、宁波市、苏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等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距离均在半小时到1小时车程内。

赛迪顾问联合赛迪科创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2)》显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列第18位。

探路体制机制创新

江苏省与浙江省也在跨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突破。

2018年底,嘉善县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集团601512.SH)签约,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嘉善,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个跨区域合作项目。

根据协议,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通过复制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和亲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打造升级版的苏州工业园区。该产业园以传感器研发制造为核心,打通上游芯片核心关键部件和下游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航空电子等应用制造端,带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在体制机制创新实践方面,作为苏浙两省破界协同、携手打造的产业平台,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通过嘉善县政府与中新集团间的政企合作,采用双主体模式进行,由嘉善县政府与中新集团签约成立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行,由嘉善县政府派出机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筹)负责园区的行政管理。

对此,夏骥认为,江浙沪三省市跨区域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有着可复制、可推广的意义。各方经过不断探索,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形成了良好的利益联盟,通过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利于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杨建文也置评称,上海市和浙江省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合股投资运营的方式联手合作开发小洋山区域,在区域合作模式上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接下来,长三角地区或将在港口、公路和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落地更多的跨区域合作项目,积累更多合作共建经验。(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