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

时间:2021-01-14 10:09 阅读:509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21年度课题指南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年12月

 


 

 

目录

 

说明...................................................................... 1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

党史·党建............................................................... 4

哲学.................................................................... 10

理论经济.............................................................. 15

应用经济.............................................................. 21

统计学................................................................. 27

政治学................................................................. 31

法学.................................................................... 39

社会学................................................................. 44

人口学................................................................. 49

民族学................................................................. 51

国际问题研究....................................................... 55

中国历史.............................................................. 59

世界历史.............................................................. 63

考古学................................................................. 64

宗教学................................................................. 67

中国文学.............................................................. 69

外国文学.............................................................. 73

语言学................................................................. 75

新闻学与传播学.................................................... 78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82

体育学................................................................. 86

管理学................................................................. 91

 

 

 

 

 

 

 

 

 

 

 

 

 

 

 

 

 


 

说明

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

三、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四、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不再需要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的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1986年3月15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均可申请,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

五、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六、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等三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

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选题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具体条目和方向性条目均可申报重点项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项目)。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八、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适当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

九、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

十一、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2)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1年3月15日之前的,或在3月15日前已向我办提交结项材料的,可以申请本年度项目。后者具体日期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寄出结项材料时间或在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审核提交的时间为准)。(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申请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同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1)—(4)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6)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7)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8)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

十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课题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十三、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七千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十四、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请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

十五、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或向受理单位索取。《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

十六、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我办。

十七、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工作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十八、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按规定做好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纸本《申请书》与《活页》及电子版《申请书》(WORD文件格式)的汇总报送等工作。各地社科规划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申报单位和申请人分类汇总后,将电子版《申请书》统一刻录成光盘(为避免磨损可用U盘),随同纸质版申请材料一同报送我办。

十九、课题申报时间为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3月15日。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须于2021年3月18日前,将汇总并认真校对后的《申请书》中数据表数据发至我办邮箱(npopss@vip.163.com),并确保电子数据和《申请书》中数据表一致;3月20日前将纸质版《申请书》和《活页》、电子版《申请书》、统计表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安排如有变化,我办将第一时间另行通知。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研究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论述研究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观的重要论述研究

*8. 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9.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10.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11.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方略研究

*12.新时代青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研究

*13.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研究

*14.加强领导干部“四史”教育研究

*15.建党10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

*16.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途径研究

*17.中国共产党应对国际挑战的历史经验研究

*18.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研究

*19.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与历史经验研究

*20.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进程与历史经验研究

*21.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基本经验研究

*22.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23.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2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和世界影响研究

*25.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及其历史意义研究

*26.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研究

*27.我国疫情防控与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研究

*28.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29.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研究

*30.英雄模范人物与事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研究

*31.红色文化遗址考证、文献整理与信息库建设研究

*32.大数据时代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研究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3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

*35.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研究

*36.新发展阶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

*37.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

*38.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研究

*39.当代欧洲左翼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现实启示研究

*40.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数字资本主义的研究

4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

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研究

4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

45.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4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47.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48.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4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问题研究

5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体系研究

51. 党的理论创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研究

52.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53.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5.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

56.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研究

57.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内涵、走向与应对研究

58. 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研究

59.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新动向和趋势研究

6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研究

61. 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研究

62. 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63. 21世纪国外共产党的新动向研究

64. 国外学者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65.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启示研究

66. 21世纪国外左翼运动和社会思潮研究

 

党史·党建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研究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要论述研究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研究

*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政治必须提高“三种能力”的重要论述研究

*7.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历程的基本经验研究

*8.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

*9.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10.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1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

*12.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研究

*13.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研究

*14.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

*15.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研究

*16.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史研究

*17.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史研究(分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基层组织等专题)

*18.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腐败斗争史研究

*1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的建设历程、成就与经验研究

*20.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斗争史研究

*21.中国共产党百年统战史研究

*22.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工作史研究

*23.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教育史研究

*24.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报党刊发展史研究

*25.中国共产党百年工人运动与工会发展史研究

*26.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运动与解决“三农”问题历程研究

*27.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年运动史研究

*28.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运动史研究

*29.中国共产党与华侨华人百年关系史研究

*30.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百年史研究

*31.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研究

*32.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研究

*33.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制度化研究

*34.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基本经验研究

*35.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研究

*36.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37.党内法规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38.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特点和趋势研究

*39.党内法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0.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41.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研究

*42.新时代把握反腐败斗争经验和规律研究

*43.互联网时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各种错误观点对策研究

*44.新时代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研究

*45.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研究

*46.以建设伟大工程统领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研究

*47.建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研究

*48.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49.建立健全“两个维护”制度安排研究

*50.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研究

*51.加强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研究

*52.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研究

*53.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研究

54. 党的建设学科基本问题研究

55.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发展史研究

56.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57. 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58.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59.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60.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61. 中国共产党与爱国主义精神研究

62.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关系史研究

63.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专题研究

64.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英模人物精神风范研究

65. 中国共产党先驱人物和领袖人物日记和书信收集、整理与研究

66. 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口述历史研究

67. 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68. 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建设与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69.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研究

70. 新时代党政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71.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研究

72. 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研究

73. 新时代高校党建研究

74.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档案文献研究

75. 各个历史时期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和教育基地保护和利用研究

76. 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创新研究

77. 自我革命精神与自我革命长效机制研究

78.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机制研究

79. 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

80. 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81. 构建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体制机制研究

82. 加强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83. 党外干部选拔培养研究

84.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研究

85.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86. 党的群团工作研究

87.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88. 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究

89.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90. 以党建工作引领社区治理研究

91. 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研究

92. 流动人口聚集地党的建设研究

93. 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研究

94. 智慧党建在基层推广运用研究

95. 有效发挥红色资源在社会治理的功能研究

96. 党内制度建设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

97. 党的建设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

98.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研究

9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建学科建设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

100.党的建设学科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研究

 

 

哲学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体系研究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研究

*3.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研究

*4. 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哲学研究

*5. 习近平关于宗教与社会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哲学研究

*6.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哲学研究

*7.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研究

*8. 习近平关于文明互鉴重要论述的哲学研究

*9. 习近平哲学思维方法论研究

*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研究

*1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研究

*1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研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哲学研究

*1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研究

*15.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

*16.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哲学研究

*17.关于高质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哲学研究

*18.新发展理念的哲学研究

*19.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哲学研究

*20.疫情防范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哲学研究

*21.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化解的哲学研究

*22.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性贡献研究

*23.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研究

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28.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

29.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哲学研究

30.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31.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

32.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

33.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哲学研究

34.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3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

36.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研究

37.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思想研究

38. 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

39. 新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

4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思潮研究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43. 中国哲学基本概念、命题与问题研究

44. 中国哲学新出土文献的整理与诠释专题研究

45. 中国哲学史人物、经典、流派研究

46.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47.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规律与当代价值研究

48. 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研究

49. 经学史学子学互动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发展研究

50. 中国传统哲学断代史研究

51.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52. 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经验与治理智慧的哲学研究

53. 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54. 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

55. 中外哲学交流与比较研究

56. 外国哲学基本概念、命题与问题研究

57. 外国哲学断代史研究

58. 外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59. 西方知识论研究

60. 西方心灵哲学研究

61. 西方历史哲学研究

62. 西方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研究

63. 西方语言哲学研究

64. 西方宗教哲学研究

65. 东方哲学研究

6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哲学研究

67. 外国哲学史的编纂与方法研究

68.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69. 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

70. 伦理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

71. 伦理思想史研究

72. 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和现代转化研究

7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74. 当代科技发展伦理研究

75. 人工智能伦理研究

76. 立德树人与道德教育研究

77. 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研究

78. 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79. 中外伦理学比较研究

80. 美学原理基本概念、命题与问题研究

81. 中国美学史基本问题研究

82. 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研究

83. 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研究

84. 中国传统自然美学研究

85. 中国传统伦理美学研究

86. 中国当代美学前沿问题研究

87. 外国美学史研究

88. 国外当代美学研究

89.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基础问题与学科发展研究

90. 当代科技前沿的哲学问题研究

91. 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前沿的哲学问题研究

92. 未来科技发展与社会安全的哲学研究

93. 科学技术普及与传播的哲学问题研究

94. 科技政策与评估的哲学研究

95.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前沿问题的哲学研究

96. 传统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97. 复杂性与科技实践的前沿问题研究

98. 交叉学科与当代新兴科技问题的哲学研究

99. 当代重大工程技术及其风险问题的哲学研究

100.著名科学家思想创新的哲学研究

101.万物互联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

102.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文学科交叉研究

103.当代逻辑学基础问题与学科发展研究

104.中国古代逻辑研究

105.西方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106.逻辑、语言与计算/认知研究

107.非经典逻辑研究

108.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研究

109.逻辑教育与普及的方法论研究

110.东方逻辑史研究

111.人工智能的逻辑问题研究

112.广义论证理论和应用研究

113.群体互动的逻辑机制研究

114.数学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理论经济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系研究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重要论述研究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5.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经济学创新研究

*6.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发展规律研究

*7. 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与结构研究

*8. 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与分配理论研究

*9. 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10.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1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研究

*12.资本主义平台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的新变化研究

*13.零工经济与不稳定劳动问题研究

*14.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体制机制研究

*15.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16.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17.人工智能对财富分配的影响研究

*18.数据资源基础制度和规范标准建设研究

*19.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20.健全直接税体系研究

*21.增强金融普惠性研究

*22.公平竞争机制研究

*23.区际利益补偿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24.社会网络、信息传播与监管制度研究

*25.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研究

*26.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信贷市场的规范与监管研究

*27.大数据方法与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研究

*28.促进国内国际循环有效联动研究

*29.技术进步对劳动份额影响研究

*30.就业质量提升机制研究

*31.乡村振兴与户籍改革协调研究

*32.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研究

*33.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公共政策评估与助推机制研究

*34.住房财富变动与居民经济行为关系研究

*35.资本回报率变动影响因素研究

*36.公平导向的收入再分配机制研究

*37.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38.市场设计与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

*39.新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史研究

*40.工业革命以来的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研究

*41.近代中国经济治理研究

*42.晚清时期社会收入和福利水平研究

*43.近代中国国家能力变迁研究

*44.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发展观研究

*45.功能财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46.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思想与实践研究

*47.大数据背景下完善政企沟通机制的现实问题和思路创新

*48.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机制设计研究

*49.大数据时代的平台竞争与规制研究

*50.数字经济反垄断研究

*51.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研究

*52.数字资源产权的最优配置与数据要素市场机制设计研究

*53.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企业组织形态研究

*54.数字货币背景下的支付清算体系转型研究

*55.区域贸易协定中公平竞争与中小企业保护的机制设计研究

*56.政府引导基金运营机制及其效率提升研究

*57.“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

*58.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

*59.环境治理对企业及消费者的影响研究

*60.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替前行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研究

*61.世界经济整体视角中的中国角色与定位研究

*62.国际分工利益创造和分配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困境

*63.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从进口限制到出口管制的演变逻辑研究

*64.基于历史角度的大国经济内外循环的关系研究

*65.新时代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规律及前瞻性研究

*66.国际金融体系与各国宏观政策框架互动关系研究

*67.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68.美国新总统任期下的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69.数字货币与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的关系研究

*70.新技术形态对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影响研究

*7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72.世界经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逻辑与趋势研究

*73.RCEP对亚太区域价值链重塑的影响机制

*74.从RCEP到更高水平贸易协定的演进路径研究

*75.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议题与新方法研究

*76.跨境电子商务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

*77.数字经济环境下劳动力的替代和互补性研究

*78.优化就业结构的影响性研究

*79.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研究

*80.数字经济如何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研究

*81.中国制造业外迁态势、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

*82.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战略及举措研究

*83.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保障措施研究

*84.经济下行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

*85.“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

86. 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共同发展研究

87.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改善收入分配研究

88. 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理论研究

89. 生活需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90. 人工智能就业效应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91.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92.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93.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94.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95. 国外政治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研究

96. 国外政治经济学发展新特点及原因研究

97. 国外帝国主义理论研究

98. 国外政治经济学的反资本主义斗争研究

99. 构建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100.新时代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01.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问题研究

102.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

103.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治理问题研究

104.新时代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05.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06.新时代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研究

107.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108.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109.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0.新发展理念下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研究

111.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11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

113.土地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114.精准扶贫的实地实验研究

115.国内大循环与双循环的历史、理论与政策研究

116.中国特色反贫困思想研究

117.完善产权制度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

118.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研究

 

应用经济

*1.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研究

*2.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跨周期政策设计和逆周期调节研究

*3.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研究

*4.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

*5. 构建完整内需体系研究

*6. 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研究

*7. 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机制研究

*8.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9. 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10.科技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研究

*11.个人所得税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影响及制度设计研究

*12.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13.“十四五”时期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14.“十四五”时期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机制与政策研究

*15.“十四五”时期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研究

*16.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研究

*17.我国政府债务和可持续性研究

*18.数字经济税收研究

*19.我国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效应评估与深化改革研究

*20.创新企业股权投资长期绩效研究

*21.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研究

*22.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23.东北振兴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路径研究

*24.要素流动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研究

*25.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26.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

*27.市场监管护航高质量发展研究

*28.“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29.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研究

*30.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研究

*31.新发展阶段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战略对策研究

*32.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路径及对策研究

*33.我国农地流转方式比较研究

*3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研究

*35.推动脱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36.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37.新型就业形态中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构建研究

*38.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研究

*39.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指数研究

40.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41. 扩大内需对策研究

42. 新发展格局下宏观经济治理方式研究

43.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研究

44. 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研究

45. 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研究

46.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研究

47.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研究

48. 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研究

49.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研究

50. 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研究

51.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研究

52.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

5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

54. 民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55. 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56. 加强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研究

57. 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研究

58. 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问题研究

59.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研究

60. 直接税间接税体系研究

61. “十四五”时期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研究

62. “十四五”时期国际经济新格局变化趋势研究

63. “十四五”时期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研究

64.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研究

65. 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研究

66. 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

67. 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68. 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研究

69. 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治理机制研究

70. 建立现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研究

71. 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税收竞争与合作问题研究

72. 新发展格局下财政可持续问题研究

73. 新发展阶段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74. 新发展格局下收入再分配研究

75.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量化评估研究

76. “十四五”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研究

77. “十四五”时期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及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78. 金融体系结构优化与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79. 数字货币问题研究

80.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81. 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82. 新发展格局下维护金融安全研究

83. 金融科技与风险预警研究

84.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研究

85. 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86. 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87. 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88. 全域旅游中特色优势研究

89.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90.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

91. 区域产业分工调整与实现路径研究

92. 边境旅游与国家安全治理研究

93.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

94. 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研究

95.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体制建设研究

96.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实现路径研究

97.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现代化水平研究

98. 推进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研究

99. 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研究

100.现代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研究

101.农地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102.数字乡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研究

103.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研究

104.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105.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研究

106.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107.养老保险征缴体制改革研究

108.慈善的收入分配效应与机制优化研究

109.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研究

110.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共同富裕研究

111.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动能与路径研究

112.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113.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政策研究

114.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研究

115.推动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研究

116.智慧农业问题研究

117.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118.灵活就业问题研究

统计学

*1. 当代世界经济统计研究状况与趋势

*2.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收支失衡度及其韧性评价研究

*3. 全象国际资金循环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 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5.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6. 我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分解研究

*7. 经济不确定性下政策效应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8. 自贸区建设对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

*9. 新发展阶段通货结构性波动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10.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多维测度及政策优化研究

*1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测度及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研究

*12.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13.数字技术推进对就业的影响测度研究

*14.数据要素价值核算理论与统计测度方法研究

*15.基于数字治理与隐私保护的统计方法研究

*16.中国海洋经济大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17.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美贸易隐含环境效应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

*18.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估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19.生态环境治理区际补偿测度与协同机制研究

*20.资源环境真实责任的国别测度研究

*21.绿色金融和生态资源的效率测度及耦合度研究

*22.居民网购消费碳足迹核算研究

*23.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24.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25.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及应对的统计研究

*26.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模型与应用研究

*27.政府统计微观数据开放的制度与开发应用研究

*28.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官方统计调查的社会成本研究

*29.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金融风险与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30.复杂结构数据下波动率估计与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研究

*31.信息化迭代背景下住宿与餐饮业的“长尾”效应研究

*32.基于机器学习的相对贫困识别与预警研究

*33.性别统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34.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性别统计数据研究

35. “十四五”规划实现进程的统计监测

36.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统计研究

37. 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统计能力建设研究

38. 中国统计体系现代化改革研究

39. 统计学的学科与专业体系研究

40.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性统计评估与优化研究

41. 新时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研究

42. “智慧统计”研究

43.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44. 新发展格局统计评价体系研究

45. 基于新发展格局的厚实市场测度研究

46. 中国经济双循环中的统计问题研究

47. 双循环背景下供求动态均衡研究

48. 中国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研究

49.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测度及优化升级研究

50. 技术创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测度

51. 经济活动中系统性风险的识别、测度与评价方法研究

52. 国内区域间购买力测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53. 基于购买力平价法的收入分配研究

54. 数字化转型条件下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改革研究

55. 数字贸易测度方法研究

56. 数字化背景下免费品测度与核算研究

57. 新经济调查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58. 虚拟经济测度方法与应用研究

59. 知识产权产品核算问题研究

60.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计评价研究

61. 中国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62.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统计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63.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度与实现路径研究

64. 人民生活品质改善的统计研究

65. 中国职工状况综合评价研究

66.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统计问题研究

67. 健康产业政策效应的统计研究

68. 国民健康综合评价的区域差异研究

69. 老龄化问题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

70.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71. 审计监督全覆盖下的大数据分析

72. 地方政府治理绩效及其测度方法研究

73.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统计作用研究

74. 复杂网络视角下投入产出数据的应用研究

75.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经济统计监测与预警研究

76.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研究

77. 复杂数据半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研究

78. 大维随机矩阵下高维数据建模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研究

79. 网络型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研究

80. 因果推断与政策评估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81. 大数据背景下贝叶斯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的研究

82. 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及应用研究

 

政治学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显著优势的重要论述研究

*2. 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学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效能及其实现途径的重要论述研究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

*5.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程与经验研究

*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发展演变研究

*7.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政治精神研究

*8.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政治途径研究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哲学基础、价值内涵和制度路径研究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1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创新路径研究

*1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研究

*1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增强国家治理效能关系的研究

*14.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15.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研究

*16.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研究

*17.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

*18.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巡视制度研究

*19.新时期落实好干部标准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20.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机制研究

*21.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研究

*22.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政策措施和制度途径研究

*23.新时期加强党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机制建设研究

*24.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实际路径研究

*25.我国国家领导体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研究

*26.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体系研究

*27.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

*28.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研究

*29.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属性与特点研究

*30.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研究

*31.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实施机制研究

*32.完善人民平等参与权利和平等发展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33.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培育和强化机制研究

*34.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机制和途径研究

*35.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政府职能研究

*36.领导干部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的途径研究

*37.新时代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途径研究

*38.新时期完善国家行政体系的途径和政策研究

*39.权责统一与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机制构建研究

*40.显著提升我国政府效率的途径研究

*41.显著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路径研究

*42.新技术革命与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研究

*43.新时期建设我国数字治理的体制机制和公共政策研究

*44.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研究

*45.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体制机制研究

*46.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政府职能研究

*47.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研究

*48.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

*49.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研究

*50.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研究

*51.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研究

*52.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研究

*53.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研究

*54.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治理能力研究

*55.特大城市治理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研究

*56.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府行政体制机制研究

*57.对口支援在我国国家治理中的制度和功能优势研究

*58.健全中国特色审计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59.新时代我国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60.国家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研究

*61.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研究

*62.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研究

*63.深化人才发展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64.新时代国家促进性别平等制度机制研究

*65.群团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研究

*66.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研究

*67.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研究

*68.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政府职能研究

*69.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研究

*70.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制度路径和公共政策研究

*71.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路径研究

*72.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

*73.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研究

*74.政府对于新产业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体制机制研究

*75.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76.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研究

*77.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研究

*78.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研究

*79.优化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之间关系研究

*80.安全与发展有机结合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81.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际任务的对策研究

*82.高效能治理视域下县域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

*83.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研究

*84.提升我国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机制研究

*85.新时期乡村建设行动与乡村治理的关系研究

*86.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研究

*87.进一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政治途径和机制研究

*88.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与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89.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

*90.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

*91.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途径研究

*92.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研究

*93.志愿服务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中的发展路径研究

*94.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研究

*95.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96.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97.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的机制研究

*98.完善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实施途径研究

*99.健全和完善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的体制机制研究

*100. 新时代中央治疆方略及其实施机制和路径研究

*101. 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维护边疆总体安全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102. 新时代防范边疆地区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机制研究

*103.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文化润疆”的政治机制与路径探析

*104. 我国南海海疆治理的体制机制研究

*105. 构建有效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能力的长效机制研究

*1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治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1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区的政治建设研究

*108. “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战略路径与实施效果研究

*109. 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途径研究

*110. 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研究

*111. 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对策研究

*112. 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的机制研究

*11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西方治理体制比较研究

114.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研究

1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研究

11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研究

117.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政治哲学分析

118.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和特点的理论分析

119.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辩证关系研究

120.国家治理和发展的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研究

121.中国特色财政政治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122.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功利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123.中国传统社会县域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

124.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态政治学研究

125.21世纪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

126.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研究

127.当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多极化倾向研究

128.西方国家种族主义政治发展历史研究

129.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与治理的制度性困境分析

130.发展中国家政党制度发展新趋势研究

131.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跟踪研究

132.西方右翼民粹主义及其政治影响研究

133.西方共和主义政治思想研究

134.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学术史研究

135.海外学者中国共产党百年学术史研究

136.政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137.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分类、学科属性与发展趋势研究

138.计算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139.国外计算政治学发展状况研究

 

法学

*1.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研究

*2.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

*3. 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研究

*4. 全面依法治国的显著优势研究

*5.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6.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理依据研究

*7. 党的领导法治化视域下的执政权研究

*8. 依规治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9. 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研究

*10.中国共产党人权理念与实践的百年发展研究

*11.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法典结构研究

*12.新出土秦汉简牍所见契约类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

*13.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理论体系研究

*14.合宪性审查标准与程序研究

*15.维护以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研究

*16.防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研究

*17.网络直播营销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18.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研究

*19.司法公信力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研究

*20.智慧侦查背景下大数据证据使用禁止规则研究

*21.仲裁法修改与完善研究

*22.民营企业合法权利的司法保障制度研究

*23.民法典实施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研究

*24.民行刑衔接立法与实践研究

*25.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研究

*26.公司法修订中的重大问题研究

*27.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28.民法典时代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研究

*29.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法治保障研究

*30.构建新发展格局法治保障研究

*31.公共卫生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

*3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33.公平分配与消费升级法律问题研究

*34.新时期完善妇女权益保障专项立法研究

*35.新时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加大反家庭暴力研究

*36.中国法域外适用问题研究

*37.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38.国际卫生法与重大传染病防治问题研究

*39.美国长臂管辖的法律问题研究

40.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范式的学术史研究

41. 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42. 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43. 数字人权基本问题研究

44.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改革研究

45. 中国古代强化中央集权、反对地方分裂的法制研究

46. 唐代国家治理中的法律机制研究

47.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法制对于优秀民族法律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48. 近代以前中外法律文明交流研究

49. 国家荣誉制度的宪法整合研究

50. 工商业与人权研究

51. 地方立法备案审查制度实证研究

52.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克减的标准与程序研究

53. 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研究

54. 重大政策评估法律制度研究

55. 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56. 政府职能转变法律保障研究

57. 2035年法治政府远景目标研究

58. 数字化转型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影响研究

59. 担保制度现代化研究

60.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财产权研究

61. 民法典人格权编禁令制度研究

62. 民法典合同编抗辩制度研究

63. 网络平台的民事责任研究

64. 民法典中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互关系研究

65. 利润剥夺制度的理论基础及适用问题研究

66. 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商事主体登记制度研究

67. 公司治理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

68. 我国中小企业重整制度重构研究

69. 实用新型制度改革研究

70. 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法律机制研究

71. 未注册商标保护研究

72. 法定犯研究

73. 高利贷的刑事责任研究

74. 刑法出罪事由研究

75. 袭警罪研究

76. 公共危险罪研究

77.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研究

78. 专门法庭与普通法庭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研究

79. 智慧司法建设中的法律推理形式研究

80. 中国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81. 刑事诉讼质证规则研究

82. 刑事案件网上审判方式与审理机制研究

83. 监所服刑与社区矫正衔接机制研究

84.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的关系及制度衔接研究

85. 内心确信制度与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

86. 新时代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化研究

87. 数字经济时代竞争法问题研究

88. 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法体系化研究

89. 提升税收立法质量研究

90.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

91. 区域一体化中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

92. 消除相对贫困的法治保障研究

93. 重大突发事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94. 环境健康权的法律问题研究

95. 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法治问题研究

96. 多边合作体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97. 《民法典》时代我国国际私法典编纂路径研究

98. 后全球化时代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研究

99.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争端预防和解决机制研究

100.习惯国际法规则的新发展与中国实践研究

101.国有企业国际经贸规则研究及中国方案的构建

10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中的问题研究

103.欧盟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研究

 

社会学

*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2. 中华传统伦理与当代社会治理研究

*3. 礼治思想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学研究

*4. 中国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与质量控制研究

*5.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社会学研究

*6. 互联网应用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社会工作等问题研究

*8. 新时代中国农村家庭婚姻问题研究

*9.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方法研究

*10.精准扶贫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11.深度贫困连片地区整体性治理研究

*12.我国低保规模持续缩减的成因及政策后果研究

*13.新发展阶段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14.基层社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体制机制研究

*15.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16.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社区服务项目制研究

*17.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

*18.基层治理中的政府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机制研究

*19.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的第三方评估研究

*20.城市化进程下的社会正义问题研究

*21.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研究

*22.中国大中城市志愿服务政策模式与绩效研究

*23.当代中国志愿者的认同与参与机制研究

*24.应急志愿服务的中国发展路径研究

*25.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与中国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26.城市治理中的风险感知与空间重构研究

*27.外来人口集聚区社会治安研究

*28.社区治理中的业委会与物业管理研究

*29.保障房小区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30.家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31.儿童友好社区研究

*32.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研究

*33.互联网时代农民工“零工经济”的社会保护研究

*34.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健康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35.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建设研究

*36.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医务社会工作研究

*37.面向危机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8.大数据与应急管理的社会学研究

*39.社会治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40.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技术应用与社会后果研究

*41.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日常交往模式变迁研究

*42.网络化时代民众社会捐赠行为研究

*43.中国网络社会的群体认同研究

*44.新时代自媒体与社会变迁研究

*45.网络社会消费文化代际流变研究

*46.社会金融化的特征、动力和影响研究

*47.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环境、组织基础与执法效果的社会学分析

*48.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健康平等问题研究

*49.渐进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学研究

*50.老年人群体科技支持、生活方式与健康研究

*51.老年人健康素养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

*52.灾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学研究

*53.老龄化社会与临终关怀研究

*54.积极养老与老年公共活动参与研究

*55.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研究

*56.中国家庭结构变迁与社会流动研究

*57.青少年体育参与中的文化生产与社群结构研究

*5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困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59.代际视角下青年政策范式变迁与优化路径研究

*60.青少年发展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研究

*61.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学研究

*62.新科技革命与女性发展研究

*63.社会转型背景下性别观念变迁研究

*64.精准助残的治理机制研究

*65.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

*66.青藏高原农牧区乡村振兴路径探索研究

*67.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东北地区人口流动新趋势研究

*68.港澳青年在内地的社会融合研究 

*69.跨境婚姻研究

70. 现代化理论和我国社会现代化新征程研究

71. 2021-2035年我国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72.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结构改进研究

73. 我国中长期社会分层与流动变迁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74. 我国中长期收入分配差距变迁与共同富裕战略的社会学研究

7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

76. 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77. 我国中长期主要社会风险研究

78. 新时代社会风险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

79.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

80. 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

81. 新发展阶段城乡相对贫困问题治理研究

82. 乡村振兴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8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

84.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民工的劳动转移和就业方式研究

85. 居民住房的社会学研究

86. 现代城市邻里关系变迁的社会学研究

87. 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社区心理机制研究

88. 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心态变迁研究

89.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社区应急机制研究

90. 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91. 新时代家国关系变迁与社会治理研究

92. 公益慈善与社会政策研究

93. 社会救助机制多元化研究

94.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95. 我国发展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理论研究

96.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97.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98. 退役军人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

99.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社会学研究

100.老龄友好社会研究

101.网络社群认同机制及社会化策略研究

102.中国新生代价值观演变的社会学研究

103.当代经济社会学主要流派与本土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104.科技应用的社会影响研究

105.数字技术对社会结构与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

106.互联网社会中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研究

107.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我国新人口红利研究

 

人口学

*1.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指标及测度研究

*2. 人口负增长时代的经济社会适应和应对研究

*3. 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与就业优先战略研究

*4. 中国劳动力市场空间平衡性研究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效劳动供给的路径及影响机制研究

*6. 21世纪我国人才与劳动力迁移流动及其影响研究

*7. 低生育水平变动趋势及政策应对的国际比较研究

*8. 中国人口流动的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9. 家庭养育成本及其对生育的影响研究

*10.优化生育政策与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研究

*11.性别平等与家庭友好型社会支持政策研究

*12.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人口健康研究

*13.流动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研究

*14.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

*15.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研究

*16.大都市圈人口聚集模式及其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后果研究

*17.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新变动及其经济社会后果研究

*18.积极老龄化政策下女性老龄人口问题研究

19. 中国共产党人口治理思想研究

20. 中国人口转变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21. 二次人口转变理论与实践研究

22. 人口红利实现机制研究

23. 人口转变与数字经济关系研究

24. 县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聚集研究

25.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

26. 人口统计新方法研究

27. 全国及分区域生命表研究

28. 中国人口死亡研究

29. 健康预期寿命研究

30. 中国人口国际迁移研究

31. 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研究

32. 留守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33. 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

34.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35. 信息技术使用与老龄健康研究

36. 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37. 老年人的家庭与社会支持研究

38. 失能老年人照料与家庭支持政策研究

39.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模式研究

40. 农民工养老问题研究

41. 中国家庭模式研究

42. 中国婚姻模式研究

43. 性别失衡与婚姻挤压研究

44. 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研究

45. 家庭养育与生育支持政策构建研究

46.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态势研究

47. 人口较少民族的变化趋势研究

48.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生育转变研究

 

民族学

*1.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新时代民族法制建设研究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民族地区生态安全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研究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研究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法制研究

*6. “两山”理论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7.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成就思想研究

*8.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百年发展历程的基本经验研究

*9.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中统一与自治相结合研究

*1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中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研究

*11.民族地区城镇建设宜居文化、生态养老社区研究

*12.中国抗疫斗争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3.西方国家疫情中的反种族歧视问题研究

*14.美国疫情中的“黑命亦命”运动及其前景研究

*15.“后疫情时期”欧美国家移民政策的走向研究

16. 中国特色民族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7. 民族法治与民族团结进步研究

18.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9. 全面小康与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研究

20. 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常态化机制研究

21. 民族地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研究

22. 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23. 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与内生发展能力研究

24. “三区三州”巩固脱贫成果与后续帮扶政策措施研究

25. 少数民族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研究

26. 西部地区农牧民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27. 西部地区农村牧区养老、医疗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8. 民族地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29. 多民族互嵌社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研究

30.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

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各民族平等共享发展成就研究

32. 西部地区乡村建设行动的民族特色研究

33. 城镇化建设中的地方化、民族性文化风格研究

34.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典型调查研究

35. 汉族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的典型调查研究

36.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37. 全面小康与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新举措研究

38. 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研究

39.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义务教育研究

40. 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经验研究

41. 汉族方言区农村普通话推广经验与问题调查研究

42. 中国各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存智慧研究

43. 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内在机理研究

44.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的学理研究

45. 爱国主义与“五个认同”的理论研究

46.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根脉的学理研究

47. 共建共治共享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48.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49.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

50. 近代中华民族研究的学术史研究

51. 建国以来中华民族研究的学术理论研究

52. 中国各民族“四个共同”的历史研究

53. 中国各民族“两个共同”的现实研究

54. 汉文典籍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研究

55. 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关系研究

56. 古代各民族文化习俗相互影响、借鉴、吸收研究

57. 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中的汉字渊源研究

58. 古代少数民族艺术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研究

59. 古代中国各民族图像资料的民族学研究

60. 古代中国“民族走廊”形成与国家力量延伸研究

61. 古代中国“民族走廊”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62. 少数民族文物古籍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

63. 民族古文字资源发掘、整理、释读研究

64. 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研究

65. 民族地区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

66. 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研究

67. 中国民族学知识体系的中国概念与话语研究

68. 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知识生产与学科体系研究

69. 中国民族学二级学科设置研究

70. 欧美国家反种族歧视对殖民主义历史遗产的清算研究

71. 西方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平权政策的前景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1.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2. 习近平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研究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拉美地区的传播和影响研究

*4. 毛泽东、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研究

*5. 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理论研究

*6.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研究

*7.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批判及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8.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研究

*9.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世界左翼、右翼力量及其思潮的动态研究

*10.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11.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格局变化研究

*12.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短期冲击与长期影响研究

13. 百年大变局下大国关系研究

14. 百年大变局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研究

15. 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

16. 新时期中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

17.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研究

18. 中国新发展格局与国际战略环境研究

19. “亲诚惠容”理念与中国周边战略研究

20.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经验总结与政策研究

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和国际认同研究

22. “合作共赢”范式的确立及与“弱肉强食”的博弈研究

23. 当代世界政治思潮及其演变研究

24. 美元超发、滥发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研究

2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

26. 关于国家形象与意识形态传播的比较研究

27. 世界经济格局演化和中国的经贸政策选择研究

28. 全球数字治理与国际互联网规则研究

29. 世界范围贫富分化的分布、发展趋势及其产生原因研究

30.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前景及其影响研究

31. “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与机制化研究

32.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研究

3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及外交研究

34. 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35.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

36. 中国与周边地区有关国家的岛屿和海洋权益争端研究

37. 进一步加强中国与越南、朝鲜、古巴、老挝新型合作共赢机理机制研究

38. 东南亚安全态势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39. “一带一路”与中非命运共同体研究

40. 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研究

41. 加强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路径研究

42. 维护安全和稳定,构建安全共同体路径研究

43. 深化务实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路径研究

44. 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路径研究

45. 美国政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46. 美国战略思想家研究

47. 美国政治极化研究

48. 美国大选后与中国关系研究

49. 21世纪以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50.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对外影响及应对研究

51. 欧洲“战略自主”与中欧关系研究

52. 欧美扩张政策及对边缘国家的控制研究

53. 欧洲政党研究

54. 21世纪以来欧洲保守主义思潮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55. 西方国家对外经济制裁行为研究

56. 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中的角色与定位研究

57. 中俄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和手段研究

58. 国际金融变局与中俄货币银行合作研究

59. 世界去美元化发展趋势研究

60. 后“美国世纪”中的世界体系演化研究

61. 宗教在百年变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化研究

62. 发展中国家的分化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63. 更加公平、公正国际规制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研究

64. 新兴经济体与金砖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研究

65. 原苏联东欧地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评价研究

66.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七十年来的民心相通研究

67. 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及能源关系研究

68. 重大历史变革期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研究

69.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新型安全伙伴关系研究

70. 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非传统安全、综合安全和集体安全研究

71. 新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72. 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中国与印度及美日澳互动关系研究

73. 伊朗核问题走势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74. 中美关系调整与亚太安全架构转型研究

75. 日本安全战略的新变化及中日建设性安全互动研究

76. 美国发动代理人战争的特点研究

77. 应对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对策研究

78. 全球热点地区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79. 各自贸区对我国外贸和对外投资的影响研究

8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研究

81. 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与矛盾研究

82. 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研究

 

中国历史

*1. 习近平论历史科学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历史科学

*3.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研究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

*5.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发展史

*6. 中国历史中的社会形态变迁研究

*7.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

*8. 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新特点新趋势

*9. 新时代“文化润疆”方略的历史与现实研究

10. 中华民族起源的历史学研究

11. 中国史前农业化进程研究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观念研究

13. 中国古代国家监察体制研究

14. 中国古代文书行政研究

15. 大航海时代中国南海开发与海上交通研究

16. 中国古代沿海岛屿的环境、开发与控制研究

17. 中国历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演变研究

18.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研究

19. 历史时期重大疾疫及社会应对综合研究

20. 地理格局与中国早期文明演进

21. 历代公私文献整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22. 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研究

23. 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24. 中国历代国家治理史研究

25.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的民生问题与官民关系研究

26. 中国历代边疆开发与国家发展格局演变研究

27. 中国沿海城市群历史研究

28. 出土楚史资料整理与研究

29. 出土资料所见汉唐时期对西域的治理研究

30. 秦汉文书传递制度研究

31. 少数民族政权建立期间的民族交融研究

32. 中古佛教造像碑铭整理与研究

33. 唐宋监察制度与社会变迁研究

34. 历代县域治理研究

35. 宋代货币与国家财政体系建设研究

36. 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研究

37. 明初陆海丝绸之路的大融合与中外关系的新格局研究

38. 16-17世纪日本候文史料与中日关系史研究

39. 明清华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

40. 明清时期国家资源调配与边疆治理体系研究

41. 理学与清代国家治理研究

42. 清帝巡幸与国家治理研究

43. 清代重大自然灾害财政应对研究

44. 1793—1959年藏军军制的嬗变研究

45. 近代农民战争与社会变迁研究

46. 晚清新疆建省后的治理机制研究

47. 晚清民国时期华北地权研究

48. 晚清民国时期东北的国有林制度和边疆治理研究

49. 清末苏锡常地区的新学与学务群体研究

50.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术体系的形成与嬗变研究

51. 近代以来通史编纂理论方法研究

52. 近代中外条约关系与社会变迁研究

53. 近代中国的乡村治理政策研究

54. 近代日本涉南海档案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55. 近代中国海疆治理体系嬗变与历史逻辑研究

56. 近代中外企业竞争与合作研究

57. 中国近现代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58. 中日关于琉球地位的认知与交涉(1871-1895)

59. 20世纪历史学界对中国道路的研究

60.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通向马列主义之路研究

61. 北洋军阀各派系与日英美三国关系研究

62. 国民革命和北伐时期的军事与社会变迁研究

63.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决策研究

64. 日本侵华与华北政局变迁研究

65. 日本侵华对中国环境破坏研究

66. 近代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地方志研究

67. 抗战时期根据地乡村治理模式研究

68. 抗战时期美国政府对华经济调查研究

69. 国民政府海疆经营与抗日关系研究

70. 抗战时期婚姻关系研究

71. 延安时期的军婚制度及实践研究

72. 中国国民党意识形态研究

73. 抗战时期中国战场与其他亚太战场的互动研究

74. 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斗争史研究

75. 1949年以来中外史学交流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构研究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和变迁研究

77.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对外部世界发展经验的借鉴研究

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基层政权研究

79.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基本路径和框架研究 

80. 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研究

81. 各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82. 新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世界历史

*1. 世界史学科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研究

*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研究

*3. 近代以来世界大变局研究

*4. 世界历史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5. 现代国际组织历史研究

*6. 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历史考察研究

*7.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南海政策的历史考察研究

*8. 现代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研究

*9. 欧洲难民与移民史研究

1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题研究

11. 世界古代史专题研究

12. 史前史专题研究

13. 古代法制史研究

14. 古代世界的交往研究

15. 古代文明形态研究

16. 古代宗教专题研究

17. 罗马帝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治理研究

18. 西欧中世纪拉丁和方言文献学研究

19.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20. 近现代中东国家社会史研究

21. 近现代拉美文化史研究

22. 西方基督教社会思想史

23. 阿拉伯国家政体的历史研究

24. 英国殖民统治史研究

25. 国别区域史专题研究

26. 欧盟史专题研究

27. 欧洲列国统治下的殖民地史研究

28. 东盟史研究

29. 印度史专题研究

30. 全球史研究

31. 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32. 美国史专题研究

33. 俄罗斯历史专题研究

34. 共产国际史研究

35. 非洲史专题研究

考古学

*1. 中国考古学各领域百年发展历程回顾研究

*2.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具体内容、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研究

*3. 中华文化基因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

*4. 黄河流域与周围地区古代文化交流互动的考古学研究

*5. DNA和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结合的古代族群结构研究

*6. “五帝时代”的社会研究

*7. 各时期中心性遗址选址与布局规划及其变迁研究

*8. 史前刻画符号与文字起源研究

*9. 我国考古、文博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10.基于个案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模式研究

*11.历史类博物馆展陈活化研究

*12.文物修复保护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13.考古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对中国古代王朝社会的研究

14. 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研究

15. 旧石器时代遗存研究

16. 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17. 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遗存研究

18. 新石器时代聚落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

19. 新石器时代各区域之间交流互动研究

20. 各区域文明化进程及其模式、特点研究

21.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22.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原因研究

23. 各区域环境变化与文明进程关系研究

24. 夏文化研究

25. 商王朝都邑研究

26. 商代方国与商王朝关系研究

27. 先周文化研究

28. 西周都邑研究

29. 西周封国研究

30. 东周列国研究

31. 巴蜀文化研究

32. 吴越文化研究

33. 戎狄文化研究

34. 秦汉至宋辽金元城市研究

35. 古代天文与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

36. 古代祭祀研究

37. 古代宗教遗存研究

38. 基于考古资料的古代艺术研究

39. 古代手工业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研究

40. 古代王朝对贵重资源的掌控研究

41. 古代商业与贸易研究

42. 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43.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研究

44. 考古资料所见边疆地区部族与中原王朝关系研究

45. 中国古代墓葬研究

46. 中国古代礼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考古学研究

47. 中国古代军事线性防御设施及其规划研究

48. 丝绸之路(陆路、海路)文化交流研究

49. 中国之外的其他世界古代文明研究

50. 重要考古遗址、墓葬及出土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宗教学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宗教工作研究

*2.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发展研究

*3.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研究

*4. 新时期宗教中国化发展的方向、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宗教中国化演进研究

*6. 中国特色宗教学“三大体系”的相关理论及学术问题研究

*7. 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学学科的历史进程研究

*8.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宗教对话交流研究

*9.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宗教历史与现状研究

*10.儒家文化中的宗教性及其价值研究

*11.海外华人社会中儒教及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凝聚作用研究

*12.佛教规章制度、僧团建设、仪轨及戒律研究

*13.区域佛教及人间佛教发展历程研究

*14.道教生命哲学与国民健康问题研究

*15.道教与民间信仰关系及地区文化融合研究

*16.我国传统宗教对瘟疫的认识及应对研究

*17.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宗教的发展变化研究

*18.天主教现状及中梵关系进展研究

*19.欧美基督教发展新动向及新特点研究

*20.伊斯兰教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研究

*21.伊斯兰教在欧美的发展及对其社会影响研究

*22.中美关系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23. 文化强国与宗教文化研究

24. 我国各宗教爱国主义思想与实践研究

25. 中国宗教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26. 宗教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方法、学派及学说研究

27. 近年来国内外宗教学进展、动态及特点研究

28. 国外宗教学经典文献及最新成果的翻译与研究

29. 国外无神论经典文献的翻译与研究

30. 宗教思想史研究

31. 无神论思想史研究

32. 宗教学分支学科本土化发展研究

33. 中国三大语系佛教历史与文献研究

34. 佛教思想文化艺术研究

35. 道教思想文化史研究

36. 道教文献整理与海外道教学术名著翻译研究

37. 民间信仰历史与文献研究

38. 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历史与现状研究

39. 基督教思想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0. 基督教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影响研究

41. 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研究

42. 伊斯兰教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43. 当代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

44. 当代国外宗教智库及宗教基金作用研究

45. 港澳台地区宗教发展现状研究

46. 宗教与文明起源及发展关系研究

47. 宗教与医学及人工智能发展关系研究

48. 当代新兴宗教发展研究

49. 宗教极端教派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50. 当代社区发展与宗教关系研究

 

中国文学

*1. 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研究

*2.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与新时代文艺理论评论创新研究

*3.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系列讲话精神指导下的新时代文学实践研究

*4.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创作贯彻落实“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

*5. 社会主义文化与当代文学创作研究

*6. 新中国文学70年文论总目提要

*7. 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

*8. 中国古代文论基本文献、概念系统与话语特色研究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10.中国古代语文传统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

*11.中国古代民族的文学关系研究

*12.物质文化环境中的戏曲、小说研究

*13.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海外翻译、传播和影响研究

*14.海外中国文学史撰著的学术史研究

*15.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

*16.20世纪中国红色文艺与革命历史互动关系研究

*17.中国现代楹联文学研究

*18.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古典文学资源研究

*19.四十年来文学创作中的题材问题研究

*20.当代作家与大学文学教育研究

*21.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22.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的基本经验研究

*2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中“社区、群体和个人”概念研究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25.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研究中重大理论问题史料整理与研究

26. 新时期以来中国重要文艺思潮发生机制研究

27.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研究

28. 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等艺术理论关系研究

29. 西方文论基本文献与概念范畴研究

30. 汉语中的西方文论研究的历史反思

31. 当代西方文论话语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32. 现代性、后现代文化与文艺学关系研究

33. 文学阐释学研究

34.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理论与批评的演进研究

35. 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与文艺形式、文艺传播研究

36. 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传播与接受研究

37. 科幻文化与社会价值的塑造研究

38.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

39. 中国区域地理与文艺发展关系研究

40.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41.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的分类整理与研究

42. 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生成与流变研究

43. 中国古代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44.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注疏、阐释传统研究

45. 中国古代文学的修辞学研究

46. 历代文学总集、别集的编纂和刊刻研究

47. 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研究

48. 阐释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49. 20世纪以来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

50. 20世纪以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

51. 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52. 20世纪以来边疆文学研究

53. 中国地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54. 五四新文学经典作家研究

55. 抗战文学的综合研究

56. 红色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研究

57. 现代汉语诗歌研究

58. 电影文学研究

59.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研究

60. 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和经典化研究

61.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关系研究

62. 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研究

63.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64. 中国当代文学的跨文体写作研究

65. 大学校园文学创作研究

66. 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67. 中国当代作家的海外经历与文学创作研究

68.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台港澳文学研究

69. 媒介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70. 人工智能与当代文学发展研究

71. 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研究

72.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

73. 新时代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74. 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研究

75. 少数民族影视文学研究

76. 少数民族文学儿童绘本研究

77.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基础研究

7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民性”特质研究

79.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研究

80. 口头文化与书写文化关系研究

 

外国文学

*1. 文学思潮的历史维度研究

*2. 灾难文学研究(侧重疫病、疾病书写)

*3. 外国文学经典的跨媒介传播

*4. 文学地理学研究

*5. 国外神话谱系研究(按区域、国别、语种申报)

*6. 外国文学文体研究

*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中的中国书写研究

*8. 中东欧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9. 南亚次大陆当代文学研究

*10.盖尔语文学研究

*11.国外民间文学研究(按区域、国别、语种申报)

*12.国外儿童文学研究(按区域、国别、语种、作家申报)

13. 外国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

14.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15. 非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16. 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

17. 新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趋势研究

18. 国外当代文艺思潮及重要文论家研究

19. 数字人文与外国文学研究

20. 中国文艺思想西渐研究

21. 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研究

22. 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新范式研究

23. 翻译理论研究

24. 中国文学经典外译研究

25. 经典翻译家、汉学家研究

26. 二十一世纪国外左翼文学研究

27. 非洲本土文学研究

28. 中东欧文学研究

29. 拉美文学研究

30. 东南亚文学研究

31. 欧文学研究

32. 南欧文学研究

33. 斯拉夫语系国家与中亚五国文学研究

34. 大洋洲文学研究

35. 大洋洲土著文学研究

36. 北美印第安文学研究

37. 经典作家作品研究

38. 经典文学思潮流派研究

 

语言学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语言问题研究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国家软实力研究

*3. 《通用规范汉字表》应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4. 语文现代化的百年反思

*5. 面向新时代的国民语文能力的建设与评价研究

*6. 港澳地区多语多文制研究

*7. 国际汉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8. 污名化语言的社会认知研究

*9. 手语新词语语言学构词理据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10.地方文艺中方言使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1.基于汉藏比较的“四声别义”形态功能研究

*12.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教材的语言规划研究

*13.英汉学术话语体系对比研究

*14.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衔接研究

*15.网络语言传播的社会性别研究

16. 中国语言学理论专题研究

17. 词汇类型学研究

18. 语篇的认知研究

19. 语言变异专题研究

20. 中国农村语言生活的调查与研究

21. 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22. 老年社会的语言问题研究

23. 线上语言生活研究

24. 面向人工智能的语言脑机制研究

25. 智能机器人的语言行为及语言伦理研究

26. 语言障碍人群的语言机制与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27. 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8. 海外华语传承传播路径研究

29. 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语言文字研究

30. 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深度调查与研究

31. 汉语方言史研究

32. 分省或分方言区方言地图编写与研究

33. 方言成语、俗语、谚语、谜语调查研究

34. 汉语方言韵律特征及类型比较研究

35. 汉语虚词、句式的共时研究

36. 现代汉语语用标记研究

37. 构式、韵律、语体等不同理论背景下的汉语语法研究

38. 互动语言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39. 汉语熟语的词汇学研究

40. 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专题研究

41. 古文字资料的整理与考释研究

42. 历代汉字发展研究

43. 《说文》及《说文》学史研究

44. 新出历代简牍碑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45. 历代训释材料的数字化整理及深度挖掘研究

46. 词汇、语法演变与语体差异研究

47.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的汉语词汇历史演变研究

48. 上古汉语形态句法研究

49. 汉语构式化和构式演变研究

50. 梵汉对勘研究

51. 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

52.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

53. 少数民族语言深度调查与研究

54. 不同民族语言比较研究

55.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研究

56. 民族语言历史音韵研究

57. 流散海外的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

58. 非通用语教育教学研究

59. 区域性语言接触变异理论研究

60. 世界各国语言及语言生活研究

61.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

62. 国家外语能力与外语教育政策研究

63. 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体系的探索与重构研究

64. 语言加工与语言能力提升研究

65. 聋人外语学习神经机制研究

66. 多模态语言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67. 翻译的认知范式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

*2.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研究

*3. 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研究

*4. 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研究

*5. 推动公共数字化建设研究

*6. 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研究

*7. 构建基层社会网络化管理研究

*8.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9. 完善党和国家的舆论监督机制研究

*10.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研究

*11.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研究

*12.融媒体背景下“学习强国”平台传播力研究

*13.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研究

*14.5G时代把控主流舆论方略研究

*15.5G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16.新时代媒体行使社会监督功能的意义、困境及可行方式研究

*17.新时代媒体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路径与方法研究

*18.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研究

*19.内参体制与机制研究

*20.我国际地位由大变强过程中的舆论引导方略研究

*21.突发公共事件的国际传播及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22.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史研究

*23.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期刊发展史研究

*24.“大三线建设”宣传动员研究

*25.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思想史研究

*26.后疫情时代中国出版物国际传播效果和提升路径研究

27. 新时代中国特色舆论学研究体系建构研究

28. 网络社会舆论场与现实社会舆论场的差异研究

29. 互联网时代媒体社会功能的演化与社会责任承担的关系研究

30. 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媒体叙事策略研究

31. 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2. 当代中国青年新媒体参与与政治信任研究

33.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发挥媒体功能研究

34. 治边稳藏背景下涉藏州县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研究

35. 少数民族社交媒介使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

36.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介素养研究

37.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表达手段创新

38. 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理论路径与方法论研究

39. 全媒体传播工程实施策略研究

40. 新时代融媒体对外传播研究

41. 中国国际新闻媒体影响力研究

42. “健康中国”视阈下的我国健康传播研究

43. 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形象呈现研究

44. 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教育与传播研究

45. 社交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46. 重大突发事件中县级融媒体基层舆论认同提升机制及政策选择研究

47. 社交媒体参与抗疫社会动员中的群体效应研究

48. 智能环境下广告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监管研究

49. 计算广告的营销模式和传播效果研究

50. 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风险及生态治理研究

51. 网络主播的影响力及其行为规范研究

52. 直播带货与农村精准扶贫效果研究

53. 智能营销传播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54. 农村地区自媒体短视频生产及其作用和影响研究

55. 5G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研究

56. 5G前景下视听传播生态演变研究

57. 面向信息化社会的视听传播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58. 量子信息处理技术在网络舆情预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9.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与能力建设研究

60. 社交媒体平台治理模式比较研究

61. 媒介智能机器生产信息的用户认知与信任研究

62. 智能媒体时代舆论极化的表现、规律及其治理研究

63.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舆论伦理问题研究

64. 人工智能传播的风险防范与规制研究

65. 数据新闻中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66. 智能算法与搜索传播伦理研究

67. 基于智能搜索的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研究

68. 老年人接触和使用智能媒体的态度和行为研究

69. 城市青年流动群体的新媒体使用研究

70. 全媒体时代网络编辑能力提升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1. 中国现代图像新闻出版史研究

72. 双循环背景下出版走出去战略政策研究

73. 双循环视域下出版业生态体系的重构研究

74. 出版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机制研究

75. 我国少数民族出版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76. 自媒体侵权监管和版权引导机制研究

77. 人工智能出版物的著作权立法研究

78. 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的现实逻辑及路径探索研究

79. 中国首席编辑制度的问题、作用及效果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 技术时代作为“场所”存在的图书馆研究

*2. 开放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转型发展风险识别及其规制研究

*3. 协同共治视角下图书馆推进开放科学的服务模式构建及其实现路径

*4. 专业图书馆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服务机制研究

*5. 社会化媒体时代有声阅读对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

*6. 数字资源知识共享与知识再利用模式与方法研究

*7. 中国共产党进步期刊的变迁、规律与当代价值研究

*8.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国际化进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9.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手稿整理与研究

*10.基于图模型的社交媒体错误健康信息识别和控制方法研究

*11.基于异构信息融合的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12.信息贫困群体健康焦虑问题及其疏导行动研究

*13.情报刻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4.多源数据驱动的产业竞争情报智慧服务机制与模式研究

*15.新时期产业技术情报服务方法体系研究

*16.面向创新生态链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创新

*17.“区块链+数字内容”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18.区块链中用户数据的合规利用与隐私风险研究

*19.电子商务智能推荐中的用户隐私风险与保护机制研究

*20.知识社区资源的自组织模式及动力学机制研究

*21.基于论证结构的科技文献语义组织研究

*22.时间感知的个性化引文推荐模型研究

*23.新《档案法》背景下综合档案馆文化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24.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5.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跨机构集成研究

*26.建党百年特色馆藏档案专题研究

*27.东北抗联档案史料的整理与利用研究

*28.革命战争时代英模档案资源开发与研究

*29.中国古代家训中的阅读史料整理与研究

*30.《黑图档档案房》档案整理与研究

31. 数据科学与技术在图情档学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2. 新时代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论研究

33. 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

34. 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研究

35.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

36. 图书馆智慧服务职能体系与模式构建研究

37. 阅读推广人培育的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研究

38. 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深化创新研究

39. 数据科学在学科咨询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区域性文献保护中心管理机制研究

41.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数据馆员发展路径研究

42. 少年儿童图书馆员培养机制研究

43. 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范式研究

44. 新型科研影响力评价方法与数学机理分析

45. 地方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指标体系研究

46. “破五唯”背景下科技人才定量评价问题研究

47. 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理与保障策略研究

48. 大数据时代健康信息质量治理研究

49. 数字医疗时代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

50.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与决策研究

51. 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52. 信息迷雾的感知与识别研究

53.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诊疗知识组织研究

54. 知识组织应用工具建设研究

55. 知识供应链协同机理与创新模式研究

56. “两化融合”中的决策与优化研究

57. 国家科学数据融合体系及实施水平研究

58. 科技资源深度融合与协同服务研究

59. 政府数据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60. 医疗健康大数据资产管理模式与再利用机制研究

61.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62. 数据要素市场化背景下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研究

63. 智能媒体时代出版企业的服务策略创新研究

64. 面向开放科学的科技期刊产业链整合研究

65. 新时代我国档案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66. 新《档案法》背景下档案开放研究

67. 国家档案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68. 整体国家安全观与档案安全治理理念和实践研究

69. 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档案局馆协同机制研究

70. 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施行条件与技术研究

71.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72.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资源数据化整理与开发研究

73. 大数据背景下多源档案资源的语义互联研究

74. 开放共享视角下科学数据存档研究

75. 档案馆虚拟展览平台构建与标准规范研究

76. 面向智慧档案馆的档案数据管理研究

77. 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78. 少数民族档案整理与研究

79. 数字缩微胶片在电子档案长期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80. 纸质档案仿真复制技艺及其传承研究

 

体育学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系统研究

*2. 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研究

*3.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研究

*4. 构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5. 体育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研究

*6. 中国共产党体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新发展研究

*7. 建党10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研究

*8. 新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

*9. 新时代“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诠析

*10.中外体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12.中国体育文化全球化研究

*13.北京冬奥会与国家认同研究

*14.新冠疫情对国际体育格局影响与中国体育治理研究

*15.新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研究

*16.体育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

*17.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18.健康中国建设与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法律保障研究

*19.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研究

*20.反兴奋剂研究

*21.我国“三大球”深化改革研究

*22.后疫情时代世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中国方案研究

*23.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体系研究

*24.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体系研究

*25.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创新与重构研究

*26.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

27. 新时代体育发展方式研究

28. 体育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研究

29. 区域体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30. 新时代人民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研究

31. 体育促进人民生活高水平发展研究

32. 我国东中西部体育发展不平衡相关因素的研究

33. 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研究

34. 体育与“五位一体”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35. 全国性运动项目协会改革深化研究

36. 中外民族传统体育比较研究

37. 中华武术史料的系统研究

38. 中华武德研究

39. 中国优秀传统武术项目的价值挖掘研究

40.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研究

4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较研究

42. 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研究

43. 传统体育思想现代化研究

44. 智慧体育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5. 现代体育、传统体育与民族体育相互促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6. 体育治理价值基础与价值导向研究

47. 后新冠时代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48. 国际体育秩序研究

49.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协同研究

50. 新时代中国体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

51. 我国运动项目普及与提高的再研究

52.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

53. 杭州2022年亚运会遗产研究

54. 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55. 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共治研究

56. 体育强国建设实施路径研究

57. 我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研究

58. 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衔接模式研究

59. 竞技体育人才与青训体系建设研究

60. 国家队新型管理模式研究

61.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62. 我国“复合型”运动训练基地建设研究

63. 商业性体育赛事的规范化管理研究

64. 后新冠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65. 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66. “十四五”时期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67. 国民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研究

68. 新时代运动促进健康机制体制研究

69.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70. 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

71. 体医融合与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研究

72. 大数据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创新治理和转型发展研究

73. 大数据与智能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研究

74. 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创新研究

75. 运动处方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治与促进健康研究

76. “体医融合”的路径及模式研究

77. 青少年健康素养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研究

78. 我国“体养”融合研究

79. “体医融合”疾病防治与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80. 健康关口前移的体育健身研究

81. 女性体育研究

82. “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83. 双循环经济格局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84. 数字体育经济发展研究

85. 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86. 我国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87. 体育产业发展的特色财税金融政策研究

88. 我国文体旅融合发展研究

89. 促进体育消费的相关研究

90. 马拉松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

91. 民族、民间、民俗体育产业化研究

92. 新时代体育学创新与重构研究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94. 新时代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5. “十四五”时期足球特色学校治理研究

96.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模式研究

97. 中国特色体育理论国际化研究

98. 体教融合与学校体育改革研究

99. 中西方国家体育课程比较研究

100.课程思政与体育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管理学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2. RCEP框架下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机制、空间优化及政策研究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研究

*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企业发展环境变革研究

*5. 公共治理的数智化转型

*6.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研究

*7. 我国乡村振兴的动力变革及促进机制研究

*8. “十四五”时期多层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及运行效率研究

*9.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

10. 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企业管理转型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11. 数字经济情境下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

12.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13. 新兴增强技术知识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14. 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15. 数字经济背景下协作式众包平台的价值实现机理和路径研究

16. “十四五”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

17. 平台型企业垄断问题研究

18. 平台生态的共生发展及治理研究

19. 平台供应链全流程价值共创协同机制研究

20. 平台企业主动式关系修复机制、路径与策略研究

21. 算法伦理与算法责任问题研究

22. 组织污名化对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运营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3. 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研究

24. 世界一流企业的衡量与测度研究

25.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26.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研究

27.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28.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与战略转型研究

29. 全面深度参与国际创新链治理问题研究

30.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的低碳转型研究

31.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健康技术创新研究

32. 数据驱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

33. 免接触服务平台体系设计及政策支持研究

34. 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

35. 基于研究联合体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36. 区块链+制造业产能分享平台运营与治理机制研究

37. 新引入非控股大股东治理参与与企业绩效提升研究

38. 电商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的治理机制研究

39. 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创新绩效研究

40. 大数据支持下网络谣言的智慧治理问题研究

41. 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研究

42.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企业供应链应急能力研究

43. 新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

44. 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问题研究

45. 提升中国制造业基础能力问题研究

46. 创新驱动构筑企业竞争新优势研究

47. 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下资源环境审计协同机制研究

48. 企业信用违约的后果和财务特征识别研究

49. 空间特征下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协调与创新研究

50. 企业善因营销感知对顾客角色外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51. 减税降费改革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

52. 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驱动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

53.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研究

54. 小微企业的供应链融资策略研究

55. 激励相容理论视角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绩效提升路径研究

56. 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

57. 人机共融医疗服务模式与管理理论研究

58. 公共领域数字化服务优化升级及实现机制研究

59. 高质量发展下拉长“长板”的政策保障及实现路径研究

60. 双循环背景下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6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研究

62. 宅基地“三权分置”及实现路径研究

63. 耕地红线保护核查及耕地质量保障政策变革研究

64. 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研究

65.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重建与保障机制研究

66.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质量变革研究

67. 城乡居民就业质量提升与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研究

68. 人口老龄化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研究

69. 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

70. 后新冠时代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创新促进政府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72.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化与优化研究

73. 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体制及机制优化研究

74.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优化及快速响应机制研究

75. 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

76.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企业参与问题研究

77. 农业产业链融资机制及风险治理研究

78. 返乡创业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

79. 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农场可持续创业机理研究

80. 乡村振兴背景下“景村融合”模式研究

81. 基于政企农协同的绿色农业发展机制和实现途径研究

8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态系统演化路径、机理及制度供给研究

83. 农产品冷链流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84. 土地延包中坚持和实现集体所有权问题研究

85. 禀赋异质性视阈下农业基础设施契约治理研究

86. 中非农业产能合作的区域产业链建构与中国农业走出去研究

87. 劳动力就业极化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研究

88. 我国相对贫困治理效率及提升机制研究

89. 不确定性背景下的我国宏观经济与农产品期货异质性风险传染研究

90. 粮食生产安全背景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及影响机理研究

91. 乡村产业振兴中用地保障机制与实现途径研究

92. 国家公园生态移民路径选择研究

9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林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研究

94. 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政策调控研究

95. 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和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相互影响机理研究

96.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金融创新研究

97. 情报学在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的学科发展趋势研究

98. 图书馆服务的众包模式研究

99. 图书馆古籍和近代文献保护整理、价值发现及与科研的融合研究

100.文献计量方法在学科评价中的作用研究

101.社交媒体环境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酵机理与管控策略研究